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大艽是什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大艽是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秦艽是一种中药材,它有啥用途?如何种植?
秦艽可以退黄疸以及清虚热的中药材,它的用途也有很多,比如:
1、祛风除湿
秦艽可以疏通人的经络,可以用于人们风湿骨痛,或是关节疼痛以及四肢麻木等多种常见病得治疗,它的功效也比较突出,其次在用此药材时可以搭一些独活或是桑枝等中药一起服用,
2、化湿退黄
秦艽也可以治疗人们的黄疸,可以把秦艽煎汤服用,同时也可以把它和茵陈或是泽泻等化湿的中药材一起服用,这样搭配服用它的功效会更好。
种植秦艽的方法:
1、整地
因为秦艽的特性是耐寒、怕积水、喜凉爽,所以在选择种植地时要选水源充足的地方,其他土壤要肥沃,要远离污染源,土质最好是沙质的。在种植时要把树根先清理干净,然后施足量的农家肥进行翻整,最后把地面整平并开好水沟就可以了。
泰艽用于风湿痹痛,中风不遂,筋脉拘挛,骨节酸痛,日晡潮热,小儿疳积发热,湿热黄疸。
泰艽为多年生药材,种植工序也比较多,首先育苗,可在春秋两季下种育苗,春季在4月上旬种植,秋季在10月上旬种植,选地选离河道比较近的土地,每亩下种600克左右,可散种,每亩追农家优质肥1500千克,过麟酸钙50千克,深4厘米左右,然后用麦草或者其他草,进行消毒杀菌处理,处理好后盖入下好种的地里,厚1厘米即可,一年后移栽。
移栽株距15~20米,行距20~25厘米。保苗每亩1200株,每栽一行覆土压实,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进行,种苗一定不能露芽,种苗露芽后成活率低。所以按当地情况进行,土壤解冻后越早越好。
应邀特作答:秦艽属祛风湿类药。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叶龙胆、粗茎龙胆、小叶龙胆等的根。主产西北、西南地区。性味苦、辛,微寒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功能:祛风止痛、清热利尿、退虚热、清湿热。民间及传统医药多用于以下疾患:1、风湿痹证(风湿关节炎)。2、中风。3、虚劳发热。4、黄疸。5、肠风便血。主含秦艽碱类生物碱,具有抗炎、抗过敏性休克、抗组织胺作用。并有镇静、镇痛、解热、降压、降心率、抑菌等诈用。
常用量6一12克,入汤剂。注蛮!久痛虚羸、小便频数、大便溏泻者忌用。《本草徵要》评价:“秦艽,长于养血,故能退热舒筋。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,故疗风无问新久。入胃祛湿热,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”。
秦艽生于海拔400一2400m山地,喜湿润、凉爽气候、耐寒、怕积水、忌阳光。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生长,积水涝洼、盐碱地不宜种植。春季最佳播种温度为2O度左右,每年4月上旬,采用撒播或条播。每亩用种500一750克,种子寿命一年。
当年10月上中旬开沟移植,种植3一5年后采收。平常注意加强田间管理,除草、灌溉、追肥、治虫等等。来年5月下旬返青,6月下旬开花,8月种子成熟。开按后清水洗净根部,切去芦头,晾干收藏。关于秦艽种植问题,一般出售种子的商家均会提供种植技术,因品种产地不一,故种植和管理方法有异。
明白了吗?欲知更多相关知识,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,一叶轻舟85将为你解答,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。未经允许,不得搬袭。
秦艽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别名:大叶龙胆、大叶秦艽等。
秦艽是一味中药材,它的用途主要有:祛风湿,清湿热,止痹痛。可用于筋脉拘挛,骨节酸痛,日晡潮热,小儿疳积发热等病症的治疗。
秦艽分几种,有麻花秦艽;粗茎秦艽;小秦艽等。秦艽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,上个月的价格平均为45元/斤。所以,种植秦艽应该收益不错。
那么,秦艽应该如何种植呢?下面,我们以小秦艽为例,聊聊秦艽的种植。
一、生物学特性
秦艽喜潮湿、 冷凉气候,耐寒,忌强光,怕积水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草甸土、荒漠土、砂质壤土为多见。但以疏松、肥沃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。
二、繁殖方法
一般采用种子繁殖。于4月上旬春播或6月中旬夏播。多采用撒播法,将选好的成熟饱满种子,在整好的畦上撒入, 然后覆土,轻轻镇压,并盖一层草或地膜,经常保持湿润,以促进种子萌发。
三、栽培方法
(1)间苗定苗:当苗高4~5厘米时,按株距12~15厘米间苗;苗高6~8厘米时,按株距8厘米左右定苗。间苗后要适当浇水施肥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大艽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大艽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